央视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系列重要部署传递出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经济回升向好 恢复仍处关键阶段
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2023年经济运行“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针对2024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系列部署。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明年需把握“三个统筹”重要原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说,会议提出的“三个统筹”是明2024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指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关键是把握好蕴含其中的辩证关系。在“稳”的基础上推动“进”,通过经济结构、发展质量、重大改革上的“进”来实现“稳”。在“立”和“破”上也需要把握好先后顺序,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大局,这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
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现经济循环畅通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扩大高水平开放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离不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会议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聚焦民生关切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复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各项决策部署高质量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新网南京12月9日电 (王伟 徐珊珊)第三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8日在南京举行,院士专家为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把脉会诊”,共探新机遇和新挑战。开幕式上,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揭牌。
开幕式上,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揭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围绕航空发动机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分析了高端装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她表示,航空发动机是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代航空发动机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类。构建航空发动机工程科技创新体系,是加快实现航空动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大会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大会分别举行了第三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平行分论坛,分别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和复合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指出,近年来,南航持续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不断加强校企校地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国家级创新机构、校地研究院等为支撑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本次大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先进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协办。(完)